园林工程
上海市一医院专题(五)必一运动以人为本让疗愈融于美丽医院建设《长三角评论
必一运动医院建筑作为民用建筑里的“珠穆朗玛峰”,一方面有着极其复杂的功能要求和内在逻辑;另一方面,随着医学发展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并重模式,也越来越要充分考虑“人”的整体性需求。
一座好的医院,除了具备“医用建筑”的共性之外,还应有自己的场地属性、环境属性和文化属性等,在“功能性”和“体验性”中间保持一种微妙平衡。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简称“市一医院”)“一院两址”,无论是虹口区的改旧焕新,还是松江区正在扩建的二期工程均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为医院更高质量发展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2010年市一医院改扩建工程获上海市发改委批准,利用原虹口高级中学主建筑楼改扩建,提升医院的软硬件设施。由于医院(北部)毗邻虹口历史风貌区,周边环境复杂,人口稠密,可供施工场地非常狭小;作为改扩建项目,既要建设新的建筑,又要对已有建筑进行改造,其难度可想而知。
基建处处长赵文凯表示,为此,医院从决定改扩建到项目实施,就已做好了功能定位、医疗流程、平面布局等方面的顶层规划工作。“在改造过程中,我们遵循三个原则:真实性,即加强老建筑的认同感;历时性,即明确新旧建筑边界;整体性,即实现新旧建筑区域共生。”
如此一来,医院不仅保留了1940年代之前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还针对原有院区医疗功能的缺失或部分功能空间面积的不足,新建融急诊、体检中心、功能检查、病房、手术、中心供应、血库等功能于一体的医疗保健综合楼;此外,通过广场道路、绿化、出入口改造及院区综合管网,水、电等市政配套设施的扩容改造,建造与武进路南侧(武进路85号)架空连廊,以满足改扩建后医院整体医疗、交通等使用功能需要。
除了已竣工启动的改扩建项目,作为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之一的“眼科临床诊疗中心”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预计将于2022年落成。“我们引入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信息化推动实现医疗建筑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赵文凯说。哪块施工空间没有利用起来?哪里排线出了问题?通过参数化BIM模型,眼科临床诊疗中心“活”了起来;医院可提前“透视”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与难点,所有问题都可事先通过BIM进行“演练”,避免了盲目施工和返工损失,效率大大提升。
据悉,建设中的眼科临床诊疗中心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包括两幢建筑(其中A楼22层,B楼5层)与一个地下空间(3层)。其中必一运动,A楼将承担眼科诊疗的复杂医疗功能,包括门诊、视光中心、智能化手术室、各亚专科病房等;B楼将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教学中心等;地下空间则将作为影像科检查及大型设备用房,并引入超市、餐饮等便民服务设施。整个项目地下一层与基地内原有门诊楼、医技楼等地下室可相互连通,在门诊楼改建后形成整体的建筑群落,并与周边建筑风格和谐共生。
“眼科临床诊疗中心项目将重点打造医院沿海宁路一侧的主体形象,从外到内、从下到上,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功夫。作为一个不设围墙、对城市开放的医院,我们有信心把它打造成为上海市中心的精品医院。”赵文凯说。
2006年,市一医院先试先行,率先在松江创建南部院区,开创市级医院远郊办医先河。新院区从规划伊始,就没有因地处郊区而降低标准。院长郑兴东表示:“医院南部院区扎根松江15年以来,在‘一院两址’同质化管理的框架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服务上海西南城郊、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立足于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五大新城发力”的政策要求,以及松江作为国家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中心节点”等契机,市一医院“十四五”规划已将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作为一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
规划伊始,南部院区二期工程便已做好了设计定位,即作为高效医疗活动“功能体”、先进建筑理念“代表作”、患者“守护者”以及绿色医疗“排头兵”的医院。
“院区基地内部有两条河流穿过,其中一条将基地分为东西两块,西侧为医疗区域,本次扩建中增加新的门诊、医技及住院楼,东侧则为科研办公区域,在扩建中增加新科研楼,两个区域在原来已有桥梁基础上,新增人行桥梁,沿河辅以清水平台、生态森林等景观美化。”赵文凯介绍道。
以医疗区域为例,原有的建筑功能为医院布局中典型的“门诊-医技-住院”模式,从南至北依次为门诊、医技和住院区域,另外北侧单独设有急诊及手术区域;建筑布局呈现明显的中心对称性,各个功能区域以模块化的方式展开。扩建部分延续了布局中原有的对称性和发散性。
基于对目前医院内部功能的使用调研,在门诊和医技区分别向外扩展新的模块,腾挪重置各区域医疗功能。北侧较大体量的建筑,则以复合的中心模式,包含门诊、医技、手术及住院功能,为未来发展优势学科创造条件。
“因此,在设计理念上,首先要遵循的便是‘模块化生长-医疗功能的拓展’,通过对现有建筑医疗流程及工艺的调研,发现现有区域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功能拓展方式。”赵文凯进一步说道,确定功能区域的模块化生长之后,如何将新老建筑联系起来保证使用的便捷则成为了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亦要遵循“功能性连接-空间结构的关联”。“此外,还有高效化流线-交通体系的规划、可持续运营-建设过程的统筹、共享化科研-科研模式的更新等。”
不久的将来,一座自然、高效、人文、友好、注重体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二期扩建工程将与世人见面,我们拭目以待。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建筑也从强调功能和效率转变为满足“医-患-护”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疗愈功效。有文献资料显示,疗愈环境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能起到30%-50%的作用。
其中,空间环境的设计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疗愈方式,通过建筑布局、色调、灯光等设计,能有效激发患者积极向上的情绪反应。在市一医院必一运动,这样人性化的细节设计随处可见。例如,医院北部,急诊大厅的放射状屋顶玻璃天窗内侧安装了电动遮阳百叶,可根据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百叶角度,提供柔和明亮的自然光线,为急诊患者营造疗愈的空间氛围;病房走道护墙板及房间门均采用原木色,室内软装也以温暖的色调装饰;病房卫生间的楼板降板必一运动,用高强树脂格栅铺地,减少病人在淋浴时滑倒的可能性……
由于北院区地处闹市、面积窄小,无法集中大片的绿化以提供安静的室外空间,为此医院北部重点打造“园林式”景观,充分发掘建筑屋面、建造屋顶绿化,并引入下沉庭院,形成多层次、多形态的绿色人文环境。例如,裙楼屋顶设有康复花园,既为高层住院病房增加景观性,同时病人也可在此晨练、散步、凝思,是一处宁静的疗愈空间。“正在建设的眼科诊疗中心还将专门开辟出绿色公共空间必一运动,24小时向市民开放,其中地下庭院将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必一运动,打造上海第一家无围墙医院。”郑兴东透露道。
而在南部院区,目前正以二期工程拓展为契机,致力于打造“森林式”的医院景观,屋顶绿化、步出式花园、下沉庭院、沿河森林生态园、清水平台、步行桥梁…… “建筑融于景观,自然渗入建筑”的完美融合,给人以与自然共生的和谐魅力。“就像森林公园一样,院区里有绿树、流水、休憩亭等,便于病人休息,整体上在拓展医疗空间时,我们会更加注重人文和绿色的结合。”赵文凯表示,同时亦会注重环保安全;例如,在有可视性安全感的康复生态园中,可将雨水进化,做为院区的景观流水加以利用;医院排水流向生态园区、抽引河道的水加以利用,再结合水生植物净化作用将净化后的水引入城市河川水系,构筑水系净化功能的环境系统。
“接下来,我们要按照‘北园林、南森林’的设计思路继续美化市一环境,将市一打造成绿色医院。”郑兴东如是期许。